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第二讲 疾病概论 第一、二讲 单元测验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答案: 患病机体功能代谢变化规律的科学

2、 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改变称为

答案: 病理过程

3、 健康是指

答案: 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4、 疾病是指

答案: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5、 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发生脑死亡?

答案: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6、 下列关于亚健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答案: 大多具有实验室指标的异常

7、 关于先天性因素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答案: 大多可遗传

8、 患者,48岁,女性,因突发心前区疼痛、心跳骤停十分钟送医院急诊。体查:在呼吸机支持和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下,心率95次/分,血压90/60mmHg,深昏迷,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脑电图未显示波形。该患者目前属于

答案: 脑死亡

9、 患者,男,35岁,因误食有机磷农药一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剧烈呕吐、大汗淋漓、流口水。患者的剧烈呕吐主要体现普遍规律中的

答案: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10、 10. 患者,男,45岁,公司高管,常感疲惫,易发脾气,夜间失眠多梦,时有惊醒三月。在省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没发现明显异常。目前,该患者属于

答案: 亚健康

11、 病理生理学主要任务是

答案: 揭示疾病本质,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2、 病理生理学是

答案: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13、 下列关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实验研究的结果可做为防治人类疾病的直接依据

14、 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答案: 疾病的原因

15、 能影响(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称为

答案: 疾病的条件

16、 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 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17、 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答案: 疾病过程中因果交替

18、 下列对“损伤与抗损伤反应”普遍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 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都是损伤的表现

19、 下列对“局部-整体关系”普遍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 任何疾病都存在整体和局部的双重变化

第三讲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讲 单元测验

1、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答案: 高渗性脱水

2、 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答案: 低渗性脱水

3、 血吸虫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答案: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4、 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答案: 球-管失衡

5、 高钾血症患者发生去极化阻滞的机制是:

答案: 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接近阈电位

6、 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答案: 反常性酸性尿

7、 患者,女性,62岁,因进食即呕吐10天而入院,诊断为幽门梗阻。近10天尿量减少。体格检查:脉搏90次/分,血压115/75mmHg, 呼吸17次/min,精神恍惚,嗜睡。实验室检查:尿比重为1.023,血清Na+158mmol/L。该患者出现精神恍惚、嗜睡的原因是:

答案: 脑细胞脱水

8、 患者,女性,56岁,出现晨起眼睑水肿,随后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体查: 血压 150/110mmHg,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常规显示:蛋白阳性, 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上呼吸道感染”。该患者出现眼睑浮肿和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的机制是:

答案: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9、 患者,女,42岁,因腹泻、呕吐伴发热、口渴、尿少3天入院。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天,患者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头晕,厌食、肌肉软弱无力。体格检查:脉搏110次/分,血压70/50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Na+115mmol/L (130-150)。该患者出现脉搏增快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答案: 血容量减少

10、 患儿,男,5岁, 因腹泻5天,食少、多饮多尿、乏力2天入院。体查:神志不清,口唇发绀,腹膨隆,肠鸣音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实验室检查:血钠140mmol/L,血钾2.31mmol/L(3.5-5.5mmol/L),血氯97mmol/L。该患儿出现腹膨隆,肠鸣音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痪的原因是:

答案: 静息电位绝对值↑, 阈电位不变,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

11、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答案: Na+

12、 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答案: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13、 大量体液丢失后只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

答案: 低渗性脱水

14、 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答案: 先5%葡萄糖液,后0.9% NaCl液

15、 低渗性脱水时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答案: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16、 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7、 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答案: 下垂部位

18、 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答案: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19、 低钾血症最严重的表现是

答案: 呼吸肌麻痹

20、 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答案: T波低平,有U波,QRS综合波增宽

21、 高钾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

答案: 肾脏排钾减少

22、 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变化是

答案: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23、 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答案: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24、 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答案: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减少

25、 关于钾代谢紊乱的错误说法是

答案: 血清钾浓度和体内钾总量一定呈平行关系

26、 正常成年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答案: 40%

27、 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肾脏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答案: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8、 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特点是

答案: T波高尖,QRS综合波增宽

29、 酷暑劳动时只饮水可发生

答案: 低渗性脱水

30、 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

答案: 5%

31、 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答案: 低渗性脱水

32、 高钾血症患者发生去极化阻滞的机制是:

答案: 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接近阈电位

33、 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答案: 反常性酸性尿

34、 患者,女性,62岁,因进食即呕吐10天而入院,诊断为幽门梗阻。近10天尿量减少。体格检查:脉搏90次/分,血压115/75mmHg, 呼吸17次/min,精神恍惚,嗜睡。实验室检查:尿比重为1.023,血清Na+158mmol/L。该患者出现精神恍惚、嗜睡的原因是:

答案: 脑细胞脱水

35、 患者,女性,56岁,出现晨起眼睑水肿,随后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体查: 血压 150/110mmHg,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常规显示:蛋白阳性, 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上呼吸道感染”。该患者出现眼睑浮肿和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的机制是:

答案: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36、 患者,女,42岁,因腹泻、呕吐伴发热、口渴、尿少3天入院。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天,患者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头晕,厌食、肌肉软弱无力。体格检查:脉搏110次/分,血压70/50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Na+115mmol/L (130-150)。该患者出现脉搏增快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答案: 血容量减少

37、 患儿,男,5岁, 因腹泻5天,食少、多饮多尿、乏力2天入院。体查:神志不清,口唇发绀,腹膨隆,肠鸣音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实验室检查:血钠140mmol/L,血钾2.31mmol/L(3.5-5.5mmol/L),血氯97mmol/L。该患儿出现腹膨隆,肠鸣音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痪的原因是:

答案: 静息电位绝对值↑, 阈电位不变,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

第四讲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讲 单元测验

1、 血液中缓冲挥发酸最强的缓冲系统是

答案: Hb-/HHb和HbO2-/HHbO2

2、 PaCO2升高兴奋呼吸中枢的机制主要是由于

答案: CO2使脑脊液H+增加,H+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

3、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血中H2CO3浓度的最佳指标

答案: PaCO2

4、 AB减少和AB<SB表明可能有

答案: 代谢性酸中毒

5、 肾小管产生NH4+的主要部位在

答案: 近曲小管

6、 患者,男,72岁,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年,近日受凉后出现呼吸困难,精神错乱,谵妄,血气分析诊断为呼吸性酸中毒。试问下列哪项治疗原则是不正确的?

答案: 考虑使用中枢镇静剂

7、 患者,男,76岁,患慢性肝炎10余年。近来性格行为怪异,说话颠三倒四,呼气有肝臭味。因昏睡逐渐不能唤醒入院,血气分析初步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试问该患者可能出现下列那组血气参数改变?

答案: PaCO2↓、HCO3-↓

8、 患者,女,78岁,患糖尿病20余年。因头痛、头晕、恶心来就诊。查:表情淡漠、嗜睡、呼吸规律、慢而深长并伴有鼾音,可闻到烂苹果气味,心率加快,脉搏细弱。根据病史,该患者可能患有下列哪种酸碱失衡?

答案: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9、 患者,男,65岁,患胃溃疡病10余年。近因胃疼加重、嗳气、反胃、进食即呕吐而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49,PaCO2 48mmHg,HCO3- 36mmol/L。试问该患者出现了下列哪种酸碱失衡?

答案: 代谢性碱中毒

10、 患者、男,65岁,3年前确诊为慢性肾衰竭。今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 7.39,PaCO2 44mmHg,HCO3- 26.2mmol/L,Na+ 142 mmol/L, Cl – 91.5 mmol/L。该患者发生了下列哪一种酸碱失衡

答案: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1、 关于酸碱平衡概念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答案: 机体在生理情况下能自觉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12、 下列哪项不是酸碱失衡的生理性调节机制

答案: 骨骼调节

13、 使用代偿公式判断酸碱失衡时,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答案: 如实测PaCO2值在预测值范围之内,判断为混合型代谢性酸碱失衡

14、 下列哪组疾病不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出现

答案: 肺心病患者长期使用速尿利尿

15、 关于△AG=△HCO3-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答案: AG增多的量等于HCO3-减少的量

16、 组织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

答案: 动脉血7.35~7.45

17、 反映血中碱缺失的最佳指标是

答案: BE

18、 体内碱性物质最主要的来源是

答案: 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酸盐

19、 血液中能将固定酸转化为挥发酸的缓冲碱是

答案: NaHCO3

20、 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血H+↑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答案: 细胞内K+外移,肾近曲小管H+-Na+交换↑

22、 关于呼吸性酸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答案: 由PaCO2原发性增高引起

23、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肾代偿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肾泌H+↑,重吸收HCO3-↑

24、 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答案: 肺的调节

25、 幽门梗阻患者如发生酸碱失衡,最可能是

答案: 盐水反应型碱中毒

26、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肾脏进行代偿的极限是

答案: 使HCO3-下降到15 mmol/L

27、 肝性脑病患者如发生酸碱失衡,最可能是

答案: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28、 实习王医生从病人动脉抽取血样后未用橡皮塞封闭针头,直接送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做检测,其检测结果可能会使下列哪项指标受到影响

答案: AB

29、 患者男,15岁,前日晚餐时食用了搁置多日的蛋糕后开始腹泻,一晚3—4次,服用氟哌酸后仍不见效,昨晨开始拉水样大便,约5-6次。今晨急诊,表情淡漠、呼吸加快深长。该患者“表情淡漠”的发生机制是

答案: 代谢性酸中毒使γ-氨基丁酸生成↑

30、 患者男,70岁,患肺心病5年。近因受凉、肺部感染再次住院,血气分析结果:pH 7.33,PaCO2 70mmHg, HCO3- 36mmol/L。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酸碱失衡

答案: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第五讲 缺氧 第五讲 单元测验

1、 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血气特点是

答案: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2、 P50 是指

答案: 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

3、 下列哪项缺氧一般无发绀

答案: 组织用氧障碍

4、 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刺激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与释放

5、 患者男,50岁。因车祸后胸腰部疼痛、呼吸困难4小时急诊入院。查体:T 36℃,HR 120次/分,R 28次/分,BP 80/50 mmHg。呼吸急促,嘴唇发绀,四肢湿冷。左胸呼吸运动弱,叩诊鼓音,呼吸音不清。实验室检查:Hb 93g/L, PaCO2 34mmHg, PaO2 50 mmHg, Ca-O2max 14.8 ml/L,SO2, 75%。患者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缺氧?

答案: 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

6、 患儿,男,2岁半,因“误服氰化钾10分钟”急诊入院。呼吸急促,皮肤湿冷, 四肢抽动。体查:体温36.1℃,脉搏144次/min,呼吸46次/min意识不清。患儿发生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

7、 等张性低氧血症时

答案: 血氧含量降低

8、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肠源性发绀

答案: 亚硝酸盐中毒

9、 低张性、血液性、组织性缺氧时均可发生变化的血氧指标是

答案: 动-静脉氧含量差

10、 以下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的是

答案: 肺炎

11、 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

12、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

答案: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13、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可见于

答案: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14、 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答案: 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15、 对于血氧指标的说法,下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答案: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

16、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的说法,下述何项不合理

答案: CO中毒患者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

17、 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答案: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

18、 由于呼吸衰竭而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为

答案: 氧分压降低

19、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为

答案: 肺通气量增加

20、 急性缺氧导致下列哪一类变化

答案: 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

21、 急性缺氧时,下列哪项变化是错误的

答案: 肺血管扩张

22、 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答案: 肺小动脉收缩

23、 急性缺氧的血管效应中正确的是

答案: 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24、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答案: 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

25、 血氧容量取决于

答案: 血红蛋白

26、 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答案: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27、 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答案: 脑

28、 缺氧的概念是指

答案: 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29、 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中下述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答案: 低张性缺氧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 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显著

30、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答案: 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第六讲 发热 第六讲 单元测验

1、 有关发热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是最准确的?

答案: 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2、 发热激活物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3、 热限是指发热时

答案: 体温升高的高度限于一定水平

4、 患者,男,37岁,因感染肺炎球菌而导致咳嗽咯痰,体温升高到38.6℃,引起患者发热是由于肺炎球菌作用于

答案: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5、 某医院8名儿童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相继出现畏寒、高热症状,立即停止输液。通过检查,初步诊断为输液反应。导致上述患儿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内毒素污染

6、 患者,女,49岁,一个月来经常出现晚上体温升高,维持38.6℃左右,伴有头晕,多汗,体重下降,性情急躁,心慌,眼球突出等症状,经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水平均升高,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该患者体温升高属于

答案: 被动性体温升高,超过调定点水平

7、 下列哪项不是发热激活物

答案: IL-8

8、 最常见的外致热原是

答案: 内毒素

9、 发热中枢的负调节介质是

答案: 精氨酸加压素

10、 下列关于发热激活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中暑是由发热激活物引起

11、 发热体温上升期不存在的表现有

答案: 皮肤血管扩张

12、 发热患者的不存在的临床表现有

答案: 食欲增加

13、 下面哪种情况下导致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答案: 大叶性肺炎

14、 革兰阴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答案: 内毒素

15、 导致临床输液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答案: 内毒素污染

16、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答案: 下丘脑视前区

17、 属于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的是

答案: 脂皮质蛋白-1

18、 高热持续期病人容易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

答案: 高渗性脱水

19、 大面积烧伤痊愈后患者,出现非炎症性体温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 皮肤及汗腺的散热障碍

20、 内生致热原属于

答案: 小分子蛋白

第七讲 应激 第七讲 单元测验

1、 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

答案: 蓝斑

2、 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答案: 分子伴侣功能

3、 应激时心血管系统的基本变化为

答案: 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4、 应激时分泌减少的激素是

答案: 胰岛素

5、 男,32岁,因重度烧伤急诊入院。2天后患者出现水样腹泻,并解柏油样便3次,伴腹胀。大便潜血试验(OB):(++++)。内镜检查:在胃底前后壁、十二指肠球部有多发性溃疡出血灶,呈斑点状,大小不等,表面有活动性出血。该患者出现消化道多发性溃疡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

答案: 胃粘膜缺血

6、 女,23岁,因遭遇灾害后哭闹、恐惧近3个月入院。灾害发生中房屋冲毁,父母双亡。此后,患者经常发呆,沉默不语,情绪不稳定,哭泣,自语,紧张害怕,全身发抖,晚上常惊醒大喊大叫,说“房子要倒,洪水要大发”。该患者所患的疾病是

答案: PTSD

7、 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

答案: 室旁核

8、 热休克转录因子(HSF)启动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

答案: 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作用

9、 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主要细胞是

答案: 肝细胞

10、 下列疾病不属于应激相关疾病的是

答案: 白化病

11、 在冠脉已有病变的基础上,心理应激常诱发

答案: 致死性心律失常

12、 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答案: 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出血

13、 应激时泌尿系统的主要变化有

答案: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4、 下列关于热休克蛋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基本结构为C端的一个ATP酶结构域和N端的一个基质识别结构域

15、 应激时,内分泌腺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内分泌腺是

答案: 肾上腺

16、 应激时具有稳定溶酶体膜功能和抗炎抗过敏作用的是

答案: 糖皮质激素增多

17、 下述蛋白具有抑制蛋白酶的功能的是

答案: α1抗糜蛋白酶

18、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

答案: 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19、 临床上常用来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的指标是

答案: C-反应蛋白

20、 应激时血液系统的改变中错误的是

答案: 急性应激时白细胞数目减少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病理生理学(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6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