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述 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述测验

1、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

A:碳储库
B:基因库
C:能量库
D:氮库
答案: 碳储库;
基因库;
能量库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6月25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明确给予林业的战略定位包括()。

A: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B: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C:在生态保护中,赋予林业以关键地位
D: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答案: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3、 森林在生态建设和国家发展方面的作用包括()。

A: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
B:陆地生态平衡的调节中枢
C: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答案: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
陆地生态平衡的调节中枢;
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4、 林业在社会进步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A:人类的祖先从森林中走出来,逐渐演化成今天的人,并依靠森林得以生存和发展
B:森林破坏导致人类文明衰退和重心转移
C:林业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D:林业对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人类的祖先从森林中走出来,逐渐演化成今天的人,并依靠森林得以生存和发展;
森林破坏导致人类文明衰退和重心转移;
林业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林业对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5、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包括()。

A:林业的多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B: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健全
C: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D:分类经营、分区指导、分层管理的林业综合经营管理体制运行良好
答案: 林业的多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健全;
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分类经营、分区指导、分层管理的林业综合经营管理体制运行良好

6、 现代林业的转变包括()。

A:实现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B:实现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C:实现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D: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答案: 实现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
实现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实现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
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7、 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的措施包括()。

A:保护生物资源
B:天然林保护
C:合理营造森林
D:次生林经营
答案: 保护生物资源;
天然林保护;
合理营造森林;
次生林经营

8、 森林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包括()。

A: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持水土
B:减轻自然灾害
C: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保护野生动植物
答案: 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持水土;
减轻自然灾害;
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保护野生动植物

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述 第一章 现代林业概述作业

1、 林业产业发挥五大功能为:()

A:生态、经济、社会、环境、文明
B:生态、经济、社会、碳汇、文化
C:生态、经济、健康、绿化、文明
D:生态、经济、社会、环保、文化
答案: 生态、经济、社会、碳汇、文化

2、 “十二五”期间,全国林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年均增速超()是GDP增速的2-3倍。

A:20%
B:30%
C:40%
D:50%
答案: 20%

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环保、开放、互惠
B:创新、文明、绿色、开放、互惠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和谐、生态、开放、共享
答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 全球生态治理带来了林业发展新机遇,构建()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进全球生态治理的必然选择。

A:全球生态共同体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环境治理共同体
D:生态命运共同体
答案: 生态命运共同体

5、 根据国家林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浙江省要走出一条“( )”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生态环保可持续
C:不砍树能致富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 “十三五”中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十三五中国林业的发展目标中,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上,力度最大,从十二五的96个增加到十三五的200个。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毛竹林产业实现“从卖毛竹到卖空气”转变,让产业创新与升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香榧产业中具有产出周期长、规模小的问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油茶全身都是宝,从茶油、茶饼,到叶、花、果、茎、根,都可利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作业第二章 现代森林培育 第二章 现代森林培育作业一

1、 (简答题)容器苗培育有哪五个步骤?
评分规则:  装填营养土和摆放容器
播种
容器苗管理
容器苗质量调控
容器苗出圃

第二章 现代森林培育 第二章 现代森林培育测验

1、 造林设计,营造人工林要做好规划,充分考虑森林的()效益。

A:生态、景观、经济
B:生态、社会、经济
C:环境、自然、经济
D:社会、景观、自然
答案: 生态、景观、经济

2、 如何确定种子是否成熟()。

A:果实外部特征
B:种子采收历史
C:积温
D:比重法

答案: 果实外部特征;
种子采收历史;
积温;
比重法

3、 采种的方法要根据种子成熟后散落的方式、果实大小以及树体高低来决定,下列属于传统采种方法的有()。

A:地面采种法
B:摇落法
C:机械采种
D:立木采集法
答案: 地面采种法;
摇落法;
立木采集法

4、 幼苗质量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A:制造水分逆境
B:短光周期
C:控制营养供应
D:抗寒锻炼
答案: 制造水分逆境;
短光周期;
控制营养供应;
抗寒锻炼

5、 容器苗管理包括:()。

A:水肥管理
B:病虫害防治
C:除草
D:幼苗形态调控
答案: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幼苗形态调控

6、 所有树种种子成熟过程先经历生理成熟阶段,再经历形态成熟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7、 湿藏法适合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针叶树苗木培育土壤pH为6.0~8.0,阔叶树为5.0~7.0。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人工林营造:包括造林地清理、整地和造林三块主要内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有利于彻底改善立地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局部整地有利于保持水土,比较省工,生产成本低。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三章 现代森林空间结构优化 第三章 现代森林空间结构优化测验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结构包括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
B:森林结构中的空间结构是指:与树木位置有关的结构,包括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相互隔离和竞争关系等。
C:与研究森林非空间结构最大的区别是,研究空间结构需要测量树木坐标。
D:与空间结构相比,非空间结构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信息。
答案: 与空间结构相比,非空间结构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信息。

2、 聚集指数<1,表明林木呈()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聚集分布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聚集分布

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混交度反映树种空间隔离程度。混交度被定义为对象木的最近邻木与对象木属不同种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B:一般认为,林分混交度越小,林分越稳定。
C:竞争是生物间对同一环境资源和能量争夺中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竞争资源包括:光照、水分、矿物营养、生长空间等。
D:竞争指数是定量描述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指标。
答案: 一般认为,林分混交度越小,林分越稳定。

4、 确定最近邻木株数n的方法有()

A:固定n
B:固定半径圆
C:基于Voronoi图确定n
D:GIS空间邻近度分析
答案: 固定n;
固定半径圆;
基于Voronoi图确定n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森林空间结构分析重点关注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其中,Hegyi(1974)竞争指数是最常用的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
B:均匀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空间;混交度越大,林分越稳定;竞争降低树木的生长量。
C:理想的森林空间结构应当是林木均匀分布、混交度高、竞争强度低。
D: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空间结构作为目标函数,非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约束条件。
答案: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重点关注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其中,Hegyi(1974)竞争指数是最常用的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
均匀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空间;混交度越大,林分越稳定;竞争降低树木的生长量。;
理想的森林空间结构应当是林木均匀分布、混交度高、竞争强度低。;
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空间结构作为目标函数,非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约束条件。

6、 边缘矫正是指当进行样地调查时,处在样地边缘的对象木,其最近邻木可能位于样地之外而未调查,为消除这种边缘影响所采用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8邻域方法多用于边长>30m的大样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8、 森林空间结构特征是通过森林空间结构指数来描述的,森林空间结构指数主要包括聚集指数、混交度和竞争指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理想的毛竹林空间结构是毛竹均匀分布、低年龄隔离度和高竞争强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0、 森林空间结构单元是指以某一株树为对象木,与若干株最近邻木构成的单元。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三章 现代森林空间结构优化 第三章 现代森林空间结构优化作业

1、 什么是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评分规则:  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就是根据树木空间位置数据
分析提取森林空间结构信息
通过采伐或更新等措施
调控不合理的森林空间结构
以维持最佳森林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2、 森林空间结构指数有哪些,分别反映了什么森林空间结构信息?
评分规则:  森林空间结构指数有聚集指数、混交度和竞争指数。
聚集指数(Clark and Evans,1954)是最早采用的与距离有关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指数。通过计算聚集指数R,判断森林的分布格局:如果R>1,林木呈均匀分布;如果R=1,林木呈随机分布;如果R<1,林木呈聚集分布。
混交度被定义为对象木的最近邻木与对象木属不同种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混交度反映了树种空间隔离程度。
竞争指数是定量描述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指标。可分为两类:第1类是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就是与树木位置无关的竞争指数;第2类是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就是与树木位置有关的竞争指数。

第四章 现代森林监测 第四章 现代森林监测测验

1、 现代林业测绘技术,是以光电仪器为特征,最典型的就是“3S”技术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实现了()。

A: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B: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C: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
D: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
答案: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2、 一般情况下,无人机是由()组成。

A:飞行平台系统、通讯链路系统
B:飞行平台系统、通讯链路系统、控制系统
C:飞行平台系统、控制系统
D:飞行平台系统、通讯链路系统、控制系统、操作手
答案: 飞行平台系统、通讯链路系统、控制系统

3、 遥感的特征()。

A:宏观性、综合性
B:多波段性,多时相、多尺度性
C:宏观性、综合性,多波段性,多时相、多尺度性,时效性
D:周期性、时效性
答案: 宏观性、综合性,多波段性,多时相、多尺度性,时效性

4、 遥感的优势有()。①信息量大②受地面条件限制少③经济效益好④用途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①②③④

5、 面数据的采集手段,也就是遥感技术,包括(),已经成为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主要手段,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空前提高。

A:卫星遥感
B:飞机航测
C:无人机测绘
D:全球卫星定位导航
答案: 卫星遥感;
飞机航测;
无人机测绘

6、 全站仪在林业测绘中的应用,主要有()等。

A:树高测量
B:树木三维定位
C:样地测设
D:林区面积测量
答案: 树高测量;
树木三维定位;
样地测设;
林区面积测量

7、 林业测绘技术是研究对林业领域中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技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全站仪(Total Station)是由电子测角、光电测距、微处理器及其软件组成,能够在测站上完成测角、测距、测坐标等全部的常规测量工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无人机,它是一种无人驾驶航空器,是由操作人员通过地面遥控站远程控制的飞行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精度评价方法有面积精度评价法、位置精度评价法、误差矩阵评价法三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四章 现代森林监测 第四章 现代森林监测作业

1、 监督分类是依据已知训练样本即事先选择已知类别,通过学习获得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评分规则:  最大似然法
最小距离法
平行管道法
神经网络法
支持向量机

第五章 现代森林生态 第五章 现代森林生态测验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中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分为()。

A: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B: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
C: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
D: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
答案: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
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

2、 森林能影响水分状况,主要有()方面。

A: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B:林地凋落物及林地枯枝落叶层对地表径流的吸收调节作用
C:林地土壤的渗透、蓄水作用
D:根系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答案: 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林地凋落物及林地枯枝落叶层对地表径流的吸收调节作用;
林地土壤的渗透、蓄水作用

3、 林地凋落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给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
B:防止雨滴溅蚀土壤,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
C: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过滤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
D:林地枯枝落叶层具有相当大的容水性和透水性,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 防止雨滴溅蚀土壤,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
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过滤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
林地枯枝落叶层具有相当大的容水性和透水性,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

4、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常包括()个层次。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命活动多样性
答案: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5、 森林的“环境”泛指植物生存四周内的一切事物,包括()。

A:物理因子
B:化学因子
C:生态因子
D:有机的生物因子
答案: 物理因子;
化学因子;
有机的生物因子

6、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诸多的异质性,包括()。

A:物种组成上的异质性
B:空间结构上的异质性
C:年龄结构上的异质性
D:资源利用上的异质性
答案: 物种组成上的异质性;
空间结构上的异质性;
年龄结构上的异质性;
资源利用上的异质性

7、 森林起到水源涵养作用,最主要还是靠林地土壤的渗透、蓄水功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林木生长每产生162g干物质,需吸收(固定)264g CO2,并释放192g O2。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森林的响应,首先是以碳、氮、磷、水为核心的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的变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柯本气候分类法将全球分成了不同的气候带,5个主气候带,分别是A:亚热带气候,B:干燥气候,C:温暖气候,D:寒冷气候,E:冰雪气候。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作业第五章 现代森林生态 第五章 现代森林生态作业

1、 植被恢复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
评分规则:  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后果
植被恢复目标及其生态学原理
干扰体系对退化植被系统的影响
植被恢复的方法途径
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及效益

第六章 现代森林保护与利用 第六章 现代森林保护测验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防控媒介松墨天牛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关键。
B:松墨天牛雄虫挥发出一种聚集性信息素,对雌虫和雄虫都具有吸引作用,从而进行聚集危害。
C:诱杀防治时,每10亩悬挂1个诱捕器,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诱杀效果。
D:除治手段是通过采取清除病源的一系列措施,以扑灭、减轻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 除治手段是通过采取清除病源的一系列措施,以扑灭、减轻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 松材线虫的清除模式有()

A:择伐清理
B:封锁更新改造
C:拔除疫点
D:病株治疗
答案: 择伐清理;
封锁更新改造;
拔除疫点;
病株治疗

3、 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还存在争议。主流的假说有()

A:毒素假说
B:空洞化假说
C:酶假说
D:细菌致病假说
答案: 毒素假说;
空洞化假说;
酶假说;
细菌致病假说

4、 松材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有()

A:临时玻片、永久玻片制作
B:显微摄影
C:标本测量
D:灰葡萄孢人工培养
答案: 临时玻片、永久玻片制作;
显微摄影;
标本测量;
灰葡萄孢人工培养

5、 松材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有()

A:单条线虫DNA的提取
B: ITS PCR-RFLP方法
C:特异PCR鉴定方法或实时荧光PCR方法
D:测序或DNA条形码方法
答案: 单条线虫DNA的提取;
 ITS PCR-RFLP方法;
特异PCR鉴定方法或实时荧光PCR方法;
测序或DNA条形码方法

6、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著名的外来入侵生物,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检疫性森林病害。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7、 疫木的除害处理指用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对在松材线虫病疫区伐除的感病松树等进行处理,消灭其体内携带的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以达到阻止传播的目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对松材线虫病主要的防治方法有:松材线虫检疫、病死木清理、引诱剂诱集松墨天牛、噻虫啉喷粉防治松墨天牛、花绒寄甲和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9、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松墨天牛的病原微生物,通过他们对寄主侵染、致病和致死作用,可起到控制松墨天牛种群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松材线虫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生态系统,除了寄主松树、媒介昆虫和病原线虫外,在这个体系内还有细菌、真菌、其他线虫。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松材线虫起源于北美,于二十世纪初随木材和木质包装等传到日本,然后又传到亚洲、欧洲等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我国最早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作业第六章 现代森林保护与利用 第六章 现代森林保护作业

1、 注干施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评分规则:  注干施药将有效成分注入树体,依靠蒸腾作用使药剂分布到树体各个部位,作用于树体内的松材线虫和天牛,具有精准施药、环境安全的特点。其工作原理是借鉴人体打吊针输液原理,依据流体力学理论和植物体内液流传导规律。
注干施药对松材线虫病是预防作用,松树一旦侵染松材线虫病,显现症状后,再注干施药,治疗效果就不是很好。注干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适合于在重要风景区、生态保护区以及古树名木等区域进行推广使用;防治成本比清理病死树低;防治后3年内可将松材线虫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走进现代林业(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6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