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第一章 绪论

绪论测试

1、
‎“睡”字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意思是‍‎‍

答案:  打盹

2、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中“屋漏”的意思是​‏​

答案:  房子的西北角

3、
‍“赞助”一词中“赞”的意思是‎‍‎

答案:  帮助、支持

4、
‍广义的古代汉语,是指什么时代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答案:  五四运动

5、
‍古代汉语有哪两套系统?‏‍‏

答案:  文言和古白话

第二章 汉字的结构

会意字测试

1、
​“秉”字的构件是‎​‎

答案:  禾和又

2、
‎“籴”字的结构类型是‎

答案:  以义相合

3、
​“比”字的结构类型是‌

答案:  同体会意

4、
‎下面关于“光”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  由“火”和“人”组成

5、
“逐鹿中原”中用的是“逐”字的本义。‏‍‏

答案:  正确

6、
​“从两旁钳住”是“夹”字的本义。‍​‍

答案:  错误

7、
‍“秉烛夜谈”中用的是“秉”字的本义。‎

答案:  错误

假借字测试

1、
‍《诗经》中“伐木所所”用了“所”字的‎‍‎

答案:  本义

2、
‌“愚笨”中的”笨”用的是“笨”字的​

答案:  假借义

3、
‎“而”字作连词、代词、语气词时,用的是“而”字的‍‎‍‎‍

答案:  假借义

4、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用了“戚”字的‎‏‎‏‎

答案:  本义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用了“戚”字的‏​‏​‏

答案:  假借义

6、
‍“本无其字”是指汉语中的某一个语言单位没有对应的书写单位。‌‍‌‍‌

答案:  正确

六书概述测试

1、
‏“六书”说起源于‍‏‍

答案:  战国时期

2、
‌‍‌“茫茫九派流中国”中的“九派”是什么意思‍‌‍‌‍

答案:  代指长江

3、
‌班固、郑众、许慎都提及到了六书的具体名称,但是这三家的说法都源自于‌‌‌

答案:  西汉刘歆

4、
​“章”字的本义是‍

答案:  音乐完了为一章

5、
‌“六书”说最早见于‏‌‏

答案:  《周礼·地官·保氏》

形声字测试

1、
​义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相同。‍​‍

答案:  错误

2、
‎“珊”字的声旁是“册”。‏‎‏

答案:  错误

3、
‍“娶”字既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

答案:  正确

4、
“秀才认字读半边”说明形声字的声符一直有很好的表音作用。‌‎‌

答案:  错误

5、
‏“考”字的形旁是“老”字。​

答案:  正确

6、
‏许慎对形声字的定义是                      ​‏​
答案: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事字测试

1、
‌“乏”字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指事字‌‌‌

答案:  变体指事字

2、
‏“曰”字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指事字‌

答案:  附加式指事字

3、
‍“爻”字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指事字‌

答案:  独体指事字

4、
​“末”字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指事字‍

答案:  附加式指事字

5、
‌指事字主要包括下面些类型‏‌‏

答案:  独体指事字;
附加式指事字;
变体指事字;
借体指事字

象形字测试

1、
​“鹿”的甲骨文形体属于下面哪种结构类型‎​‎

答案:  独体象形字

2、
‏“矢”的甲骨文形体属于下面哪种结构类型‌

答案:  独体象形字

3、
‌“齿”的甲骨文形体属于下面哪种结构类型‎

答案:  附加式象形字

4、
​“来”的甲骨文形体属于下面哪种结构类型​

答案:  独体象形字

5、
‍“虎”字的甲骨文字形是描绘了老虎的外形整体轮廓‌

答案:  正确

转注字测试

1、
‍清人江声认为“建类一首”的“首”是指‍‍‍

答案:  部首

2、
‏今天,我们认为转注字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答案:  部首相同;
字义相同;
能够互相训释;
读音可能相近

3、
​所谓转注,就是辗转互注,也就是两个字的意思可以相互接纳、相互解释‌​‌

答案:  正确

4、
‌转注是为同义词增造新字的方法,它造成了“一词多字”现象。‎‌‎

答案:  正确

5、
‎许慎对转注字下的定义为                      ‏‎‏
答案: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第三章 古书用字

古今字随堂测验

1、
​《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中的“取”和“娶”是一对‎

答案:  古今字

2、
‏《新唐书·严挺之传》:“先天二年正月望夜,胡人婆陁请然百千灯。”中的“然”和“燃”是一对​

答案:  古今字

3、
‎古今字的“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答案:  正确

4、
‏“九州”、“州郡”等义是“州”的本义。‎

答案:  错误

异体字随堂测验

1、
‌《齐晋鞌之战》:“韩厥俛,定其右。”中的“俛”和“俯”是一对‍

答案:  异体字

2、
‏《景公衣狐裘不知天寒晏子谏》:“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中的“被”和“披”是一对‏

答案:  古今字

3、
​异体字只存在于“楷书”这一书体当中。‌

答案:  错误

4、
‍“萅”和“春”是因隶变造成的一对异体字。‍

答案:  正确

繁简字随堂测验

1、
‍下列不属于用“会意”或“形声”方法另造新字而形成简化字的是‌

答案:  穀——谷

2、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中的“后”对应的繁体字是‍

答案:  后

3、
​简化字与其对应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答案:  正确

4、
‍简化字和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

答案:  错误

通假字随堂测验

1、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中的“寤”和“牾”是一对​

答案:  通假字

2、
‍《汉书·苏武传》:“因泣下霑衿,与武決去。”中的“決”和“诀”是一对‎

答案:  通假字

3、
‍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现象。‍

答案:  错误

4、
‎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并非是一对一的关系。‏

答案:  正确

第四章 古代汉语词汇

单音词和复音词测试

1、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中的“其实”是‌‌‌‌‌

答案:  单音词连用

2、
‍“人不学,不知道。”句中的“知道”是‏‍‏

答案:  动宾词组

3、
‍“故圣人以身体之。”中的“身体”是​‍​

答案:  动词词组

4、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句中的“行行”是‌‌‌

答案:  单音词的叠用

5、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的“于”是‎​‎

答案:  动词词头

6、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中的“萧萧”是​

答案:  叠音词;
一个语素;
拟声词

7、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中的“恭敬”是‌‏‌

答案:  同义复词;
两个语素

8、
‎古汉语单音词演变成现代复音词的情况主要包括          、           、           。​‎​
答案:  完全替换、合成构词、词缀构词

反义词随堂测试

1、
‏根据反义词的逻辑关系标准,反义词可以分为‌‏‌

答案:  极性对立反义词;
互补对立反义词;
反向对立反义词

2、
​一个多义词可以参加多个反义词聚合。​

答案:  正确

3、
​构成反义词的前提条件是彼此的词类必须一致。‍​‍

答案:  正确

4、
​​​词义反映的客观事物属于共同的逻辑范畴是构成反义词的一个必备条件。​​​

答案:  正确

5、
‌“春—秋”这组词都是表示季节的,它们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在本质上并不构成矛盾对立关系,因此不是反义词。​‌​

答案:  错误

6、
‎“有钱”和“贫穷”是一组反义词。‍

答案:  错误

古今词义异同测试

1、
‎“领”的词义变化情况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答案:  词义转移

2、
‍ “河”的词义变化情况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答案:  词义扩大

3、
‍“宫”的词义变化情况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答案:  词义缩小

4、
​“虫”的词义变化情况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答案:  词义缩小

5、
‎“金”的词义变化情况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答案:  词义缩小

6、
‎词的感情意义变化包括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转移。‎

答案:  错误

古代汉语词汇单元测验

1、
‏“羞”字本义就是“美味的食物”,今义“害羞、羞愧”等,它的词义‍‏‍

答案:  古今完全不同

2、
‌“欣然”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词汇‏‌‏

答案:  附加式合成词

3、
‌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包括‏‌‏

答案:  词义范围变化;
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词义轻重变化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句中的“知道”是​‏​

答案:  动宾词组;
两个词;
动词短语

5、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中的“踌躇”是‎​‎

答案:  单纯复音词;
连绵词;
一个语素

6、
‌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几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答案:  正确

7、
​所谓同义词,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那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

答案:  正确

8、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构词的各个单位分开都具有语素意义,并且其中的语素意义和整个合音词的意义有关联。‎‎‎

答案:  正确

9、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中的“通知”是一个双音词。‎​‎

答案:  错误

10、
​两个词构成反义词,只需它们之间在某一个义位上相反,并不要求它们的所有意义都相反。‌​‌

答案:  正确

11、
词的理性意义变化包括词义范围的扩大、缩小、转移。‍‎‍

答案:  正确

12、
“皮”的古义是带毛的兽皮,今义是人或其它事物的表层组织。这种变化属于词义转移现象。‏‎‏

答案:  错误

13、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而意义上仍有联系,并且今义与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

答案:  正确

14、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句中的“其实”是副词。‎​‎​‎

答案:  错误

15、
‌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同义词产生的客观基础。​‌​

答案:  正确

16、
‎《经典释文》上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宫也。”这说明“宫”的词义发展到今天,词义的范围       。‎‎‎
答案:  缩小

17、
‌‎‌“涕”的古义指眼泪,今义为鼻涕。词义范围发生了          。‎‌‎‌‎
答案:  转移

18、
‌“领”古义脖子,今义衣领,词义发生了      。‍‌‍
答案:  转移

19、
‍单纯复音词包含     个语素。‌‍‌
答案:  一

20、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句中的“行行”包含     个语素。‌
答案:  两##%_YZPRLFH_%##二##%_YZPRLFH_%##2

同义词测试

1、
‏“牙”和“齿”这组同义词的差别主要是​

答案:  反映客观事物的位置不同

2、
‍“模-镕-型-范”这组同义词的差别主要是‏

答案:  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材质不同

3、
‌同义词的“义”指的是      ,而不是整个词的全部意义,‏‌‏
答案:  义项

4、
‍同义词的“义”指的是词的        ,又称概念意义。​‍​
答案:  理性意义

5、
‎同义词是以彼此         为前提的。‏‎‏‎‏
答案:  词性一致

6、
‎同义词一个基本特性是                    ,这就是说,一组同义词组的词群,必须一起使用的。‏
答案:  共时性

词汇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测试

1、
汉语词汇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

答案:  旧词消亡;
新词产生;
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汇古用今废

2、
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包括​‏​

答案: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3、
‌“大射”这个词今天已经消亡了,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这个词汇了。‌‌‌

答案:  正确

4、
‍汉语的基本词汇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答案:  正确

5、
‍“豆”字的古义是豆类植物及其种子。‎

答案:  错误

6、
‍语言有语音、语法、词汇三个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      的变化是最快的。‍‍‍
答案:  词汇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

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安康学院《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安康学院 古代汉语 安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