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

对应课程:点击查看
起止时间:2021-03-15到2021-06-30
更新状态:每5天更新一次

绪论,华夏传播研究的意涵与历史变迁 绪论

1、 1. 第一次对“华夏传播研究”进行定义的文献是()A.《华夏传播论》B.《华夏传播研究刍议》C.《华夏传播学引论》D.《华夏传播学方法论初探》

A:A
B:B
C:C
D:D
答案: B

2、 4.中国大陆第一部华夏传播研究的著作是()A.吴予敏的《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B. 孙旭培的《华夏传播论》C.谢清果的《华夏传播学引论》D.潘祥辉的《华夏传播新探》

A:A
B:B
C:c
D:d
答案: A

3、 6.《亚洲传播理论》一书的主持人是()A.吴予敏B. 孙旭培C.谢清果D.邵培仁

A:a
B:b
C:c
D:D
答案: D

4、 8. 1982年4月,在复旦的演讲中“首次在中国(大陆)提出对‘中国传’的研究”,这位学者是() A.施拉姆B.徐佳士C.余也鲁D .陈世敏

A:a
B:b
C:C
D:d
答案: C

5、 9.国内第一部新闻传播断代史的著作是() A.李彬的《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B.李漫的《元代传播考》C.尹韵公的《明代新闻传播史》D . 朱传誉的《宋代新闻史》

A:a
B:b
C:C
D:d
答案: C

6、 11.《华夏传播学方法论初探》一文的作者是()A.孙旭培B.黄星民C.陈世敏D .余也鲁

A:a
B:b
C:C
D:d
答案: C

7、 2.第一套《华夏传播研究丛书》包括以下哪几本著作()A. 《华夏传播论》B.《传在史中——中国传播社会传播史料选辑》 C.《说服君王——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 D.《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 E.《华夏传播学引论》

A:a
B:B
C:C
D:D
E:e
答案: B;
C;
D

8、 3.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主办的与华夏传播研究相关的集刊有()A.《华夏传播研究》B.《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C.《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D.《华夏传播新探》

A:a
B:b
C:c
D:d
答案: a;
c

9、 5.邵培仁教授提出的建构本土传播研究的路径有:()A.验证主义:重新验证西方的研究发现;B.寻根主义:反向的学术探寻与追溯;C.融合主义:将西方学术融入中国文化;D.问题主义:用西方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问题;E.改良主义:改良旧理论,优化老办法;F.创新主义:建构和创立新的理论和方法。

A:A
B:B
C:C
D:D
E:E
F:F
答案: A;
B;
C;
D;
E;
F

10、 7.华夏传播理论的文化根源主要体现在是()A.儒家的中道中和;B. 道家的自然无为C. 佛家的缘起性空D.阴阳家的阴阳五行

A:A
B:B
C:C
D:D
答案: A;
B;
C

11、 10.20世纪90年代有关传播学本土化争论的主要参与者是()A.孙旭培B.李彬C.王怡红D .余也鲁

A:A
B:B
C:C
D:d
答案: A;
B;
C

第一讲,华夏内向传播的儒释道视角 第一讲测试

1、 1. 通常认为()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起点。A.人际传播B.内向传播C.组织传播D .大众传播

A:a
B:B
C:c
D:d
答案: B

2、 5.判断题:以下对“见独”的表述是否准确?()“见独”是道家真正把握自我的方式,道家认为主体将道所象征和规定的应然的“我”(真我,道我)作为自我努力的方向,指导当下的“我”(主我,俗我)去召唤它,以“道我”之镜洗涤心灵,做回自己,这样做的最终结果便是“逍遥游”,便是大顺天下。A.错误;b.正确

A:a
B:B
C:c
D:d
答案: B

3、 2.中西内向传播的主要差异是()A.西方是认识你自己;B. 中国是成为你自己C.西方强调眼见为实;D .中方强调心诚则灵。

A:A
B:B
C:C
D:D
答案: A;
B;
C;
D

4、 3.慎独作为儒家内向传播思想的重要表态形式,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哪些论述:()A. 《成之闻之》有言:“慎求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B.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引自《韩非子·喻老》 )c.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引自《庄子·让王》 )D.《尚书》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A:a
B:b
C:c
D:d
答案: a;
b;
c;
d

5、 4.儒家“慎独”与道家“见独”的区别何在:()A.面对同样的“独”,儒家用的是“慎”的姿态,表现为人为;而道家用的是“见”的姿态,表现为自然。B.儒家强调“慎”,求的是呵护自我德性原初纯粹的状态;而道家强调“见”,求的是天道自身自然状态的自我呈现,没有一丝一毫的人为干预。c.“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世界的自然态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意志、意念”D.“见独”,是为了回到生命的原初本真,“独者,无待之真。”而儒家的“慎独”,其指向是以自我的原初本善,去感召他人,从而共同导向“善”。

A:a
B:b
C:c
D:d
答案: a;
b;
c;
d

6、 6、以下对内向传播理论建构有主要贡献的学者有:()A.米德b.詹姆斯C.默顿D.伊尼斯

A:A
B:B
C:C
D:D
答案: A;
B

7、 7.佛教的五蕴说与西方对内向传播的理解有共通之处,以下论述正确的有()A.色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要素,相当于内向传播系统中的信息接收装置;B.受蕴是领纳之意,指对于外界环境的感受,是由感官系统所引起的;C.想蕴是“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看、听、触时脑海里所生成的形象,是内向传播过程中记忆和处理装置产生认知的过程; D .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即内向传播的表达,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与无记(非善非恶)三种;E .识蕴是指总的意识活动,即把想、行、受三蕴合为一体,对事物的区别与认识,所谓“识外境所以能识心”,强调内向传播并非人体内部封闭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内向传播过程中运作的信息符号都离不开周遭的世界,且对意义的理解、解释与摄取的过程离不开个体和社会前期认识在心灵深处的意识观念积淀。

A:A
B:B
C:C
D:D
E:e
答案: A;
B;
C;
D;
e

第二讲,华夏人际传播的语言、面子、关系面向 第二讲测试

1、 1.儒家和道家的“慎言”差异在()A前者重“善信”,后者重“慎己”;B. 前者重“慎己”,后者重“善信”;C.前者重“美言”,后者重“信言”;D .前者重“法治”,后者重“自然”。

A:A
B:B

       


注:此答案尚未制作完成,如需购买,可点击下方红字提交表单联系客服更新,更新后可直接在本网页购买答案

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更新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1张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2张


获取更多MOOC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3张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4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5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干饭人福利,饿了么红包每日领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完整版WYC第6张

点击这里,领取饿了么外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