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第一讲 走近文化理论 第一讲 单元测验

1、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除了霸权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还包括哪种解读位置?

A:严谨式解读
B:协商式解读
C:生产式解读
D:开放式解读
答案: 协商式解读

2、 霸权(hegemony)通过什么形成?

A:权威
B:武力
C:劝服
D:谈判
答案: 劝服

3、 以下关于能指与所指关系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约定俗成
B:可能发生改变
C:一个“能指”只能对应一个“所指”
D:一个“所指”可能有多个“能指”
答案: 一个“能指”只能对应一个“所指”

4、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是谁形成了女性的被压迫地位?

A:父权制度
B:资本主义
C:父权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合谋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 资本主义

5、 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以下哪个学术思想?

A:文化主义
B:“文化与文明”传统
C:精神分析
D:结构主义
答案: 文化主义

6、 以下哪个学派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大本营?

A:芝加哥学派
B:伯明翰学派
C:法兰克福学派
D:功能主义学派
答案: 伯明翰学派

7、 谁与涂尔干、韦伯一起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三位奠基人?

A:吉登斯
B:马克思
C:哈贝马斯
D:汤普森
答案: 马克思

8、 谁被誉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

A:雷蒙德‧威廉斯
B:约翰‧斯道雷
C:斯图亚特‧霍尔
D:亨利‧詹金斯
答案: 斯图亚特‧霍尔

9、 霸权是包含着抵抗和什么的过程?

A:再抵抗
B:妥协
C:收编
D:复兴
答案: 收编

10、 以下哪本书是葛兰西的著作?

A:《狱中札记》
B:《研究是一门艺术》
C:《男性统治》
D:《反戈一击》
答案: 《狱中札记》

第二讲 新媒体与修辞批评 第二讲 单元测试

1、 古典修辞学的代表性学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肯尼斯·伯克
D:乔治·莱考夫
答案: 亚里士多德

2、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修辞要素,也就是三种修辞方式,其中不准确的是:

A:诉诸理性
B:诉诸情感
C:诉诸人格
D:诉诸道德
答案: 诉诸道德

3、 新修辞学的代表性学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肯尼斯·伯克
D:乔治·莱考夫
答案: 肯尼斯·伯克

4、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是

A:劝服
B:同一
C:认同
D:误同
答案: 劝服

5、 伯克将修辞实践中的认同分为三种形式,其中错误的是

A:同情认同
B:差异认同
C:对立认同
D:误同
答案: 差异认同

6、 按照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的观点,控制话语权的两大核心利器为

A:转喻和隐喻
B:符码和框架
C:框架和概念
D:隐喻和框架
答案: 隐喻和框架

7、 《别想那只大象:明确价值与重塑框架》一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肯尼斯·伯克
D:乔治·莱考夫
答案: 乔治·莱考夫

8、 古希腊修辞学者赫尔玛格拉斯以法律修辞为例,提出了法庭抗辩中常见的框架,其中不涉及

A:事实框架
B:定义框架
C:情感框架
D:程序框架
答案: 情感框架

9、 (   )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想象和把握另一种事物或概念。

A:隐喻
B:框架
C:修辞
D:概念
答案: 隐喻

10、 框架和隐喻协同作用的常见方式,就是制造和发明新的(   ),以此来定义并引导人们的理解框架。

A:话语
B:概念
C:修辞
D:框架
答案: 概念

第三讲 新媒体与符号批评 第三讲 单元测试

1、 下面哪个成语表达了符号的任意性特征?

A:指桑骂槐
B:指鹿为马
C:指名道姓
D:指手画脚
答案: 指鹿为马

2、 以下符号中,(  )是典型的像似符。

A:红绿灯
B:门牌号码
C:对号与错号
D:照片
答案: 照片

3、 以下符号中,(  )不是典型的指示符。

A:温度计的刻度
B:油画《蒙娜丽莎》
C:歌曲排行榜
D:男女厕所的标志
答案: 油画《蒙娜丽莎》

4、 以下符号中,(  )是典型的规约符。

A:化学元素
B:帖子的点赞数
C:数据统计图
D:照片
答案: 化学元素

5、 下列描述中,(  )不具有符号的“诗性”功能?

A:餐馆的图片让人垂涎欲滴
B:某个人说话铿锵有力
C:药品的说明书
D:押韵的广告语
答案: 药品的说明书

6、 下面哪一个社会现象不是符号消费主义的表现?

A:拼多多的巨大成功
B:星巴克“猫爪杯”的脱销
C:“明星同款”的流行
D:穿名牌的衣服
答案: 拼多多的巨大成功

7、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A:符号
B:任意性
C:意指
D:理据性
答案: 意指

8、 下列哪一种媒介文本更加强调“意动性”?

A:广告
B:电影
C:新闻通讯
D:新闻消息
答案: 广告

9、 下列哪一项不是“围观改变中国”的符号功能?

A:符号堆积的影响力
B:符号指称的明确性
C:符号的交际性
D:符号的意动性
答案: 符号指称的明确性

10、 在符号实践中,“神话”得以实现的是在符号表意的哪一层?

A:意指
B:第一级符号系统
C:直接意指
D:含蓄意指
答案: 含蓄意指

第四讲 新媒体与性别批评 第四讲 单元测试

1、 女性主义流派及其研究框架主要有几种?

A:3种 
B:6种
C:5种
D:4种
答案: 5种

2、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流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
B:理智与情感的问题
C:肉体与心灵的问题
D:权力与义务的问题
答案: 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

3、 下面哪个不属于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的焦点?

A:了解造成女性被压抑、歧视的文化价值观和权力结构
B:了解女性被否定、歧视的生理特性
C:了解女性所被赋予的与男性不同的行动
D:了解女性所被赋予的与男性不同的知识体系
答案: 了解女性被否定、歧视的生理特性

4、 赋权理论提出于什么时间阶段?

A:20世纪六七十年代
B:20世纪八十年代
C:20世纪九十年代
D:21世纪初
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5、 赋权理论关注的对象是?

A:弱势群体
B:中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教育程度低的群体
答案: 弱势群体

6、 女性赋权正式提出于哪一年?

A:1990年联合国发展大会
B:198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
C:1992年世界妇女大会
D: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
答案: 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

7、 女性赋权包括赋予女性哪些权利?选出不符合的一项

A:政治权利、经济权利
B:文化权利、信息权利
C:社会地位
D:生育权利
答案: 生育权利

8、 下面哪项不属于新媒体赋权的主要方面?

A:信息
B:态度
C:表达
D:行动
答案: 态度

9、 消费社会最美丽的消费品是指

A:身体 
B:奢侈品
C:时尚
D:情感
答案: 身体 

10、 消费社会中,身体之所以被追求和占有,依据的是

A:艺术创作与审美的原则
B:工业社会流水线的标准化原则
C:性解放的自由主义原则
D: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
答案: 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

第五讲 新媒体与消费批评 第五讲 单元测试

1、 以下哪个学者持乐观的文化消费论?

A:霍克海姆
B:约翰‧费斯克
C:阿多诺
D:哈贝马斯
答案: 约翰‧费斯克

2、 以下哪个观点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A:受众是被蒙蔽的大多数
B:文化工业让大多数人只考虑眼前
C:受众具有主体性
D:高雅文化包含着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理念
答案: 受众具有主体性

3、 亨利‧詹金斯被称作什么?

A:21世纪的麦克卢汉
B:美国的斯图亚特‧霍尔
C:传播学界的哲学家
D:传播学界的诗人
答案: 21世纪的麦克卢汉

4、 约翰‧费斯克指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流通的商品是什么?

A:符号与修辞
B:意义和快乐
C:抵抗与收编
D:快乐与小确幸
答案: 意义和快乐

5、 法兰克福学派所讨论文化工业概念,其英文原文是什么?

A:culture industry
B:cultural industry
C:cultural industries
D:culture factory
答案: culture industry

6、 谁是亨利‧詹金斯的博士导师,并对詹金斯影响很深?

A:斯图亚特‧霍尔
B:约翰‧费斯克
C:麦克卢汉
D:约翰‧斯道雷
答案: 约翰‧费斯克

7、 以下哪个词被用来形容“文化研究学者本身也是粉丝”这种情形?

A:aca-fan
B:fandom
C:participatory culture
D:auto-ethnography
答案: aca-fan

8、 乐观的文化消费论与悲观的文化消费论,谁对新媒体文化消费更有解释力?

A:乐观的文化消费论
B:悲观的文化消费论
C:各有其解释力
D:都没有解释力
答案: 各有其解释力

9、 法兰克福学派在讨论文化工业时,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

A:肯定的态度
B:比较否定的、批判性态度
C:不确定的态度
D:矛盾的态度
答案: 比较否定的、批判性态度

10、 麦克卢汉通常把大部分权力都归结到谁?

A:消费者
B:生产者
C:作为技术的媒体
D:政治力量
答案: 作为技术的媒体

第六讲 新媒体与仪式批评 第六讲 单元测试

1、 (   )就是程式化的、有规律的、不断重复的、具有普遍特征性的社会行为。

A:仪式
B:表演
C:戏剧
D:典礼
答案: 仪式

2、 有关仪式的特征,表述不恰当的是

A:虚构性
B:表演性
C:戏剧性
D:狂欢性
答案: 表演性

3、 传播仪式观是(   )提出的重要概念。

A:詹姆斯·凯瑞
B:戴扬
C:卡茨
D:库尔德里
答案: 詹姆斯·凯瑞

4、 (   )的核心,是传播把人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凝聚在一起,把传播看成创造、修改、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A:媒介事件
B:传播传递观
C:传播仪式观
D:媒介仪式
答案: 传播仪式观

5、 (   )就是指因为电视直播而使得全社会、全集体观看的重大事件。

A:图像事件
B:媒介事件
C:新闻事件
D:新媒体事件
答案: 媒介事件

6、 戴扬和卡茨把媒介事件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准确的表述是

A:竞赛类
B:征服类
C:加冕类
D:仪式类
答案: 仪式类

7、 互动仪式链是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的一个批评模型。

A:詹姆斯·凯瑞
B:兰德尔·柯林斯
C:戴扬
D:卡茨
答案: 兰德尔·柯林斯

8、 互动仪式链包括(   )个方面的起始条件,或者说组成要素,以及相等数量的结果。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四

9、 “帝吧出征”是分析并理解(   )的典型案例。

A:传播仪式观
B:传播传递观
C:互动仪式链
D:媒介事件
答案: 互动仪式链

10、 新媒体仪式批评主要表现,准确的是

A:日常生活的“去仪式化”和“再仪式化” 
B: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和“去仪式化”
C: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和“再仪式化”
D: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和“符号化”
答案: 日常生活的“去仪式化”和“再仪式化”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6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