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第一周 第一专题 天涯何处是神州 第一专题综合测验题

1、 从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事件可以看出,清王朝在(  )皇帝在位时期已开始走向衰落。

A:嘉庆
B:乾隆
C:雍正 
D:道光
答案: 乾隆

2、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 鸦片战争后 

3、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    )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C:广州、厦门、汉口、南京、上海
D:广州、福州、汉口、南京、上海
答案: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4、 1894年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制造的惨案是

A:南京大屠杀惨案
B:旅顺大屠杀惨案
C: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D:海兰泡惨案
答案: 旅顺大屠杀惨案

5、 “黄祸论”的始作俑者是

A:郭士立
B:尼古拉一世
C:威廉二世 
D:巴枯宁
答案: 巴枯宁

6、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 )

A:《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B:《北京条约》签订以后
C:《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D:《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答案: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7、 近代民族意识最完整最明确的表现形式是

A:“救亡图存”
B:“君民共主”
C:“振兴中华”
D:“还我主权”
答案: “振兴中华”

8、 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马关条约》

9、 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期间 
B:中法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0、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是哪个国家制造的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 俄国

11、 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答案: 鸦片战争后

12、 帝国主义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辛丑条约》

13、 在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
答案: 俄国

14、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 )。

A:宗教的思想文化
B:教育和人才培养
C:军事和科学技术
D:民主和政治制度
答案: 军事和科学技术

15、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A:军事战略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
答案: 社会制度的腐败

16、 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早在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就提出( )。

A:“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B:“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C:“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D:“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答案: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18、 近代史上最早喊出“救亡”的口号的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孙中山
答案: 严复

19、 最早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的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孙中山
答案: 孙中山

20、 中国近代以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 中日甲午战争

21、 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了哪些灾难

A: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库空虚
C:造成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D:打开了中国的贸易大门
答案: 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库空虚;
造成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22、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有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23、 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薛福成
C: 马建忠  
D:郑观应
答案: 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
郑观应

24、 近代民族意识从萌芽、发展到形成,所经历的观念演变的标志性话语口号有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救亡图存”
C:“商战”   
D:“振兴中华”
答案: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救亡图存”;
“商战”   ;
“振兴中华”

25、 沙皇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答案: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26、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主要有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参与镇压中国民众的反抗
C:扶持和收买代理人
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答案: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参与镇压中国民众的反抗;
扶持和收买代理人

27、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主要有

A: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B: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C: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答案: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8、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主要有

A: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B: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C:控制中国海关 
D:扶持、收买代理人
答案: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9、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答案: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30、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的原因有()。

A:腐败的社会制度
B:综合实力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强大
D:民族意识的未觉醒
答案: 腐败的社会制度;
综合实力的落后;
帝国主义列强的强大

31、 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2、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3、 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4、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的压迫对象,也是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力量。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5、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36、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7、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8、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39、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0、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第二周 第二专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二专题单元测验题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是

A:道教
B:拜上帝教
C:基督教 
D:白莲教
答案: 拜上帝教

2、 太平天国于哪一年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A:1856年
B:1851年 
C:1852年   
D:1853年
答案: 1853年

3、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逼封万岁
B:血洗天京
C:天京事变
D:辛酉政变
答案: 天京事变

4、 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军队的最重要力量是

A:八旗军
B:洋枪队
C:湘军
D:绿营军
答案: 湘军

5、 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枪炮厂
答案: 江南制造总局

6、 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北洋水师       
B:福建水师
C:南洋水师
D:广东水师
答案: 北洋水师       

7、 “留美幼童”计划的倡议者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丁日昌
D:容闳
答案: 容闳

8、 天平天国颁布的文件中,真正反映农民阶级诉求的是

A:《资政新篇》
B:《华事夷言》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

9、 最早揭示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核心内涵的是

A:冯桂芬
B:张之洞
C:沈寿康
D:严复
答案: 冯桂芬

10、 以下著作中对“中体西用”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是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劝学篇》
D:《孔子改制考》
答案: 《劝学篇》

11、 太平天国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这表现在(  )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提出了比较完整地表达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的《天朝田亩制度》
C:利用了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D: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
答案: 提出了比较完整地表达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的《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

12、 湘军的强悍缘于它不同于八旗和绿营的军事建制,湘军的特点有

A:“兵为将有”的招募办法
B:“选士人,领山农”的选拔办法
C:既注重“以礼治军”,又重视物质刺激的治军思想
D:“水陆相依”的军事组织编制
答案: “兵为将有”的招募办法;
“选士人,领山农”的选拔办法;
既注重“以礼治军”,又重视物质刺激的治军思想;
“水陆相依”的军事组织编制

13、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包括哪几类

A:语言学堂
B:武备学堂
C:艺术学堂
D:实业学堂
答案: 语言学堂;
武备学堂;
实业学堂

14、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是因为自身的缺陷限制了其发展。这些自身的缺陷有(  )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D:对企业的工人具有剥削性
答案: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5、 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归根结底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其原因是

A:“中体西用”思想使部分中国人改变了“夷夏之防”的旧观念
B:“中体西用”思想阻碍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的近代化
C: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中体”对“西用”有巨大的制约作用
D:“中体西用”思想使中国逐渐引进西方军事与科学技术
答案: “中体西用”思想阻碍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的近代化;
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中体”对“西用”有巨大的制约作用

作业第二周 第二专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二专题单元作业

1、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能够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请论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评分规则:  观点。(2分)剖析理由:内容的条理性(2分)、思维的逻辑性(4分)、语言的通顺性(2分)

第三周 第三专题 君宪共和总难成 第三专题单元测验题

1、 梁启超说:“中国之有群众的政治运动,实自此始”,这里所言“群众的政治运动”是指什么政治事件

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C:“长兴讲学”
D:“戊戌政变”
答案: “公车上书” 

2、 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

A:康有为
B: 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严复

3、 在维新运动期间,哪个省被史家称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

A:广东
B:湖北
C:山东
D:湖南
答案: 湖南

4、 清末“新政”开始于哪一年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答案: 1901年

5、 标志着革命派举起了武装起义反抗清王朝旗帜的事件是

A:兴中会的成立
B:华兴会的成立
C:同盟会的成立
D:光复会的成立
答案: 兴中会的成立

6、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中华革命党
答案: 同盟会

7、 同盟会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是

A:焦达峰
B:陈天华
C:邹容  
D:刘道一
答案: 刘道一

8、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当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是

A:孙中山
B:黄兴 
C:蒋翊武
D:黎元洪
答案: 黎元洪

9、 维新派在变法理论上,被学界诟病最多的是

A:“托古改制”理论
B:“仿洋改制”理论 
C:“中体西用”理论 
D:“三民主义”理论
答案: “托古改制”理论

10、 近代中国第一个把土地问题和发展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经济纲领是

A: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B:魏源的《海国图志》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答案: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1、 戊戌政变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成果是

A:科举制度
B:南学会
C:京师大学堂
D:强学会
答案: 京师大学堂

12、 科举考试制度于哪一年被正式废除

A:1906
B:1901
C:1902
D:1911
答案: 1906

13、 清朝宣统皇帝退位于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10日
答案: 1912年2月12日

14、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A:洋务运动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B:《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间接影响
C:爱国企业家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D:清政府的大力扶持
答案: 洋务运动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间接影响;
爱国企业家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15、 为什么说百日维新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

A:政治上,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立宪法的主张,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经济上,没有提出任何改革或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主张,没有触及封建生产关系的根基;
C: 文化上,虽然有改书院、兴学堂、废八股等主张,但没有废除科举制度,没有触及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根本;
D:没有采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举措
答案: 政治上,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立宪法的主张,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经济上,没有提出任何改革或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主张,没有触及封建生产关系的根基;;
 文化上,虽然有改书院、兴学堂、废八股等主张,但没有废除科举制度,没有触及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根本;

16、 辛亥革命胜利进行中,伴随地方政权的更迭,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表现为

A: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后,将政权拱手让给旧势力
B:革命党人取得政权后,旧势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旧官僚将清朝旧政权改头换面成革命政权
D: 革命党人掌权后蜕变为新军阀和新官僚
答案: 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后,将政权拱手让给旧势力;
革命党人取得政权后,旧势力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旧官僚将清朝旧政权改头换面成革命政权;
 革命党人掌权后蜕变为新军阀和新官僚

17、 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有

A: 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土壤
B:维新派所依仗的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
C: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
D:维新派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
答案:  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土壤;
维新派所依仗的光绪皇帝没有掌握实权;
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
维新派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

18、 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中,借鉴中国传统政治经验,并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思想而提出的有

A:行政权
B:立法权
C:考试权
D:监察权
答案: 考试权;
监察权

19、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采取了哪些破坏民主共和的措施,使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A:暗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
B:撕毁《临时约法》
C:解散国会,遣散议员
D:以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答案: 暗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
撕毁《临时约法》;
解散国会,遣散议员;
以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20、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挽救共和采取了哪些行动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保路运动
答案: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第四周 第四专题 开天辟地大事变 第四专题单元测验题

1、 近现代以来,哪一种外来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A:无政府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自由主义
D:三民主义
答案: 马克思主义 

2、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主要外在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
B: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
C: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辛亥革命的失败
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

3、  新文化运动缘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这一运动开始于

A:1914年
B:1915年
C:1913年
D:1919年
答案: 1915年

4、 《马克思进文庙》隐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的契合之处,其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郭沫若
答案: 郭沫若

5、 在五四运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的政治力量是

A:学生
B:知识分子
C:商人 
D:工人阶级
答案: 工人阶级

6、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知识分子从效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向往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 社会主义

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党员共约

A:60多人
B:50多人
C:500多人
D:200多人
答案: 50多人

8、 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是

A:洪秀全
B:邓中夏
C:彭湃
D:沈定三
答案: 彭湃

9、 1923年,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不够、必须争取可能的同盟军的事件是

A:二七惨案
B:五卅惨案
C:济南惨案
D:下关惨案
答案: 二七惨案

10、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创办于

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答案: 1924年

11、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自由
B:民主
C:平等
D:科学
答案: 民主;
科学

12、 以下哪些事件表明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实现

A: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亲日派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B:废除二十一条
C: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收回关税自主权
答案: 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亲日派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3、 帮助青年毛泽东逐渐从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三个重要人物是

A:杨昌济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和森
答案: 李大钊 ;
陈独秀;
蔡和森

14、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明确了党在当时阶段的纲领应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打倒军阀
C: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答案: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5、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其主要作战对象是

A:吴佩孚 
B:张作霖 
C:孙传芳 
D:陈炯明
答案: 吴佩孚 ;
张作霖 ;
孙传芳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