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实验一. 相差显微镜与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 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介绍

1、 相差显微的工作原理是(   )

A: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识别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B: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识别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C:利用光的透射现象, 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识别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D: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将光的振幅差转变为人眼可以识别的相位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答案: 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识别的振幅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面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

2、 相差显微镜装有的特殊部件有 (    )

A:相差物镜、滤光片和转盘聚光器
B:偏振器、转盘聚光器和相差物镜
C:光片、相差物镜和补偿器
D:相差物镜、转盘聚光器和合轴调节望远镜
答案: 相差物镜、转盘聚光器和合轴调节望远镜

3、 关于相差显微镜,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利用了光的衍射和干涉特性
B:可使光的相位差变成振幅差
C:所观察的标本要经过固定处理
D:装有环状光阑、相位板和合轴调节望远镜
答案: 所观察的标本要经过固定处理

4、 相差显微镜可以用于(   )

A:染色的标本
B:活体细胞增殖
C:芽孢
D:细菌鞭毛
答案: 活体细胞增殖

5、 下列关于相差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标本
B:细胞各部分细微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发生变化(振幅差)。
C:可用于细胞内超微结构的观察
D: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位差变成振幅差,用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
答案: 可用于细胞内超微结构的观察

实验二. 动物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 口腔粘膜细胞线粒体的活性染色

1、 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亚显微结构
B:超显微结构
C:显微结构
D:亚细胞结构
答案: 显微结构

2、 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詹那斯绿B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线粒体可被詹那斯绿B染成蓝绿色
C:可观察到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
D:可用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
答案: 可观察到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

3、 以下哪些试剂不是细胞的活体染色剂?

A:詹那斯绿B
B:中性红
C:碘酒
D:次甲基蓝
答案: 碘酒

4、 关于细胞的活体染色,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观察细胞内DNA和 RNA 的分布可以用活体染色剂。
B:  用同一种细胞活体染色试剂可以观察到细胞内至少两种不同的细胞器。
C:  用细胞活体染色法可观察到的线粒体仅能来源于动物细胞。
D:  超活染色所用的动植物细胞或者组织小块是从活的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
答案:   超活染色所用的动植物细胞或者组织小块是从活的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詹纳斯绿B因被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 氧化而呈现蓝绿色
B:詹纳斯绿B 染色液可一次配置多量,贮存使用。
C:经过詹纳斯绿B染色的线粒体仍然可以维持活性
D:詹纳斯绿B是毒性较小的碱性染料,可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
答案: 詹纳斯绿B 染色液可一次配置多量,贮存使用。

实验三、细胞荧光染色观察与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荧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 荧光是指某些物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 (     )

A: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B: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小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C:将全部吸收的光能都转变称为荧光
D:发射荧光前无部分能量的损耗
答案: 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2、 关于荧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应预热15~20分钟
B:不能反复开启、关闭电源,关闭电源后,应等30分钟后再启动
C:标本不宜长时间照射
D:染色后,标本应放置一段时间再镜检。
答案: 染色后,标本应放置一段时间再镜检。

3、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下列哪些结构是不同的? (  )

A:物镜
B:目镜
C:光源
D:聚光器
答案: 光源

4、 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     )

A:大于500nm
B:400~760nm
C:小于50nm
D:200~400nm
答案: 200~400nm

5、 在荧光显微技术中, 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是以下的哪一种?(  )

A:GTP
B:FITC
C:TRITC
D:Cy3
答案: FITC

实验四、密度梯度离心法–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密度梯度离心法–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单元测验

1、 叶绿体在紫外激发光激发下,可直接发出(    )荧光。

A:红色
B:橘红色
C:蓝色
D:绿色
答案: 红色

2、 叶绿体吸附荧光染料(    )后,在一定波长的激发光的激发下,可发出次生荧光。

A:碱性品红
B:吖啶橙
C:中性红
D:考马斯亮蓝
答案: 吖啶橙

3、 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微量离心管,如何标记盛有实验样品的离心管?

A:使用铅笔用力标清样品名称等信息
B:用油性、防水记号笔较细的一端在离心管盖子或者侧壁上的磨砂区域上标清样品名称等信息
C:用黑色签字笔较细的一端在离心管盖子或者侧壁上的磨砂区域上标清样品名称等信息
D:先用磨砂胶带贴在离心管侧壁上,再用防水记号笔较细的一端标清样品名称等信息
答案: 用油性、防水记号笔较细的一端在离心管盖子或者侧壁上的磨砂区域上标清样品名称等信息

4、 在制备用于密度梯度离心的蔗糖溶液浓度梯度时,正确的做法是:

A:先将50%蔗糖溶液和15%蔗糖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到离心管中
B:先加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再加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最后振荡混匀
C:先加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再加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小心静置
D:应沿着离心管壁先缓慢加入50%蔗糖溶液,再缓慢加入15%蔗糖溶液,小心静置
答案: 应沿着离心管壁先缓慢加入50%蔗糖溶液,再缓慢加入15%蔗糖溶液,小心静置

5、 在使用移液枪进行移液时,正确的做法是:

A:吸液时,让弹簧自由弹回,才可以移取到确定的液体体积;
B:使用完毕,要把移液枪的量程调至最大值的刻度;
C:不使用时,要把移液枪的量程调至最小值的刻度;
D:对于粘在移液枪头末端的少量液体,可以一并移入配制的溶液中
答案: 使用完毕,要把移液枪的量程调至最大值的刻度;

6、 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时,要想获得纯度更高、均一性更好的叶绿体样品,在实验步骤上可以做哪些改进?

A:换用差数离心法,逐渐提高离心转数,分级分离。
B:制备更多个蔗糖密度梯度,这样可以使得叶绿体在密度梯度离心后进入更狭窄的密度梯度层。
C: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作初步离心,获得包括叶绿体在内的粗提组分,再用差数离心法进一步离心。
D:采用两个浓度更接近的蔗糖密度梯度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答案: 制备更多个蔗糖密度梯度,这样可以使得叶绿体在密度梯度离心后进入更狭窄的密度梯度层。

7、 既可以使用差速离心,也可以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来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8、 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实验中,密度梯度液离心后形成区带,要吸取上层区带,即上清液,滴于载玻片上用于观察叶绿体的荧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9、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比差速离心法得到的叶绿体纯度要更高。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0、 叶绿体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红色荧光,这种荧光为自发荧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1、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代表细胞器或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沉降特征,当条件一定时通常为一常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2、 当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不同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3、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与颗粒的体积和密度、溶液密度和摩擦系数有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4、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越大, 在离心时沉降越快。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实验五、植物细胞液泡系与细胞骨架的观察 实验六、植物细胞液泡系的染色和观察单元测验

1、 中性红为弱碱性染料,对液泡系的染色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液泡系染成(   )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不着色,因而液泡系颜色与周边背景颜色对比鲜明,易于识别观察。

A:蓝色
B:绿色 
C:橘红色
D:樱桃红色
答案: 樱桃红色

2、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在没有移动载物台X轴和Y轴位置的情况下,原本在10x(10倍)物镜下移动到视野中央的目标物,换至20x(20倍)物镜下却不在视野中央了,甚至已经不在视野内了。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没有把目标调节到焦平面处,继续调焦就可以看到样本了。
B:20x(20倍)物镜镜头没有使用镜头油。
C:经常使用擦镜纸或者普通面巾纸擦拭镜头的后果。
D:使用者在转换物镜镜头时,没有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物镜转换器(盘)选择合适的物镜镜头,而是经常用手直接掰动镜头,使得物镜镜头的光路发生偏移。
答案: 使用者在转换物镜镜头时,没有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物镜转换器(盘)选择合适的物镜镜头,而是经常用手直接掰动镜头,使得物镜镜头的光路发生偏移。

3、 中性红是一种弱酸性 pH 指示剂,pH6.0~7.4时,由红变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 在经过中性红染色的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细胞中,通常只有一个淡红色的巨大液泡,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 在植物根尖细胞经过中性红染色后,从分生区到伸长区,再到成熟区(根毛区),细胞逐渐伸长、液泡体积增大,同时液泡数量也逐渐增多。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6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