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绪论 绪论 单元测验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答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答案: 马克思列宁主义

3、 我们今天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答案: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答案: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5、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

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

6、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答案: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答案: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

答案: 实事求是

2、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答案: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3、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

答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4、 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答案: 中共七大                        

5、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

答案: 群众路线  

6、 1976年,针对当时存在的是否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 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

答案: 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来;
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来

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 )

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8、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答案: 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
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9、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 )

答案: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答案: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1、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12、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在理论上阐述了( )

答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3、 下列著作中,属于体现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阶段的著作是( )

答案: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4、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答案: 实事求是                       

15、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紧紧围绕的主题是( )

答案: 中国革命、建设

16、 毛泽东思想是(  )

答案: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7、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不同点,又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它们( )

答案: 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18、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之一。群众路线就是( )

答案: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19、 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前,围绕军乐团演奏什么曲目,一度众说纷纭,提议用德国乐曲、苏联乐曲、美国乐曲的意见都有。最终,毛泽东拍板:要听自己的乐曲,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也就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之一,是( )

答案: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答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 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答案: 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答案: 农民问题

5、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答案: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

答案: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

答案: 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
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8、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答案: 无产阶级;
地主大资产阶级

9、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答案: 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
党的建设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

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1、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答案: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2、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属于()

答案: “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

13、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变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

答案: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14、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答案: 领导权问题

15、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

答案: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有()

答案: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17、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毛泽东提出的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答案: 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18、 毛泽东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这说明,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经济纲领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在于()。

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

19、 中国革命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由()。

答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 单元测验

1、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答案: 合作化

2、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答案: 四马分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答案: 没收官僚资本

4、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答案: 半社会主义性质

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答案: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答案: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7、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答案: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8、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答案: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9、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份有( ) 

答案: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11、 官僚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重性质,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答案: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

1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这种两面性是指( )

答案: 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五种经济成分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答案: 国营经济

14、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其中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社在性质上相一致的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答案: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答案: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16、 对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及其他党的领导人先后有过的思路是

答案: 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

17、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它们是

答案: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18、 土地改革完成后,毛泽东分析我国农民的两大积极性是指

答案: 个体经济积极性;
互助合作积极性

19、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答案: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答案: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2、 《论十大关系》提出了( )

答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3、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

答案: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4、 毛泽东认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答案: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答案: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必须保持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是( ) 

答案: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艰苦奋斗的作风

7、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有( )  

答案: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8、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新考验主要是( )  

答案: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
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入建设;
工作环境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  ;
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9、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

答案: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0、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

答案: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得到不断解决

11、 成为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章,是毛泽东发表的( )。

答案: .《论十大关系》

12、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答案: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3、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答案: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4、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走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强调要正确处理()

答案: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15、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提出( )  

答案: 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向外国学习”的口号

16、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  

答案: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7、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主要有( )

答案: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8、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之一。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也就是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  )

答案: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五章 单元测验

1、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答案: 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答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 非公有制经济是()

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答案: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依据是( )

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向己的路

6、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实验。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结底要看()

答案: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

答案: 股份制   ;
股份合作制;
承包经营    ;
租赁经营

8、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

答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 关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答案: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条件

10、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是()

答案: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1、 邓小平理论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形成是在()

答案: 党的十二大上

12、 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答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所谓第二次革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相对而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答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答案: 改革

1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发展,这是因为它()

答案: 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 )

答案: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8、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

答案: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答案: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0、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 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 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


下方是付费阅读内容:本平台商品均为虚拟商品,无法用作二次销售,不支持退换货,请在购买前确认您需要购买的资料准确无误后再购买,望知悉!


完整答案需点击上方按钮支付5元购买,所有答案均为章节测试答案,购买后上方矩形框将出现已付费的隐藏内容。


如果点击【立即购买】不能跳转,请更新一下APP版本,如百度APP可能有兼容性问题,更新版本即可正常使用,或者换一个浏览器(如UC浏览器)再试试

不知道怎么购买?点击这里查看购买教程!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


获取更多慕课答案,欢迎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mooc.mengmianren.co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mooc.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6张


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